2011年,公司的年度管理主題確立為:“專業融合,執道發展”。為配合 “專業融合”的建設,太極上下開展了“薪火傳承”的活動。
問:“薪火傳承”是什么?
答:希望的火炬代代相傳!
從現在起的很長一段時期內,我們要做的最主要的工作是打基礎。做一些基礎性的管理工作,以適應未來多項目管理的需要。這些工作,我們簡稱為“5+1工程”。
所謂“5”是指“組織管控、業務管控、文化管控、人力資源建設、知識管理”,所謂“1”是指“信息化建設”。
組織管控,是要形成太極公司特有的公司及項目管理模式;要構建適合企業未來發展的組織架構和責權手冊。
業務管控,就是要實施“專業融合”戰略,逐步實現管理與業務一體化;著手進行標準化體系建設,以滿足未來異地、多項目管理需要。
文化管控,是指重新梳理并確立新太極核心價值體系、使命及愿景。
人力資源建設,在公司全面標準化體系建立之前的很長一段時間里,我們需要大力培養項目經理式,跨專業、跨系統的綜合性管理人才,通過實施“專業融合和薪火傳承戰略”,逐步打造一批業務與管理高度一體化的人才。
知識管理,是要進行經驗和教訓的收集、分析與整理,編制產品缺陷及無效成本分析報告,逐步形成公司的“產品缺陷手冊及無效成本管理手冊”,并作為內訓教材。
信息化建設,公司同時要加強進行信息化管控,將權責體系植入信息管理平臺,實現“管理﹢IT”的有效落地,全面構建項目信息化管控體系。
信息化建設,公司同時要加強進行信息化管控,將權責體系植入信息管理平臺,實現“管理﹢IT”的有效落地,全面構建項目信息化管控體系。
“專業融合”與“薪火相承”是相輔相成的,“薪火相承”是“專業融合”的重要支撐,是構建太極“5+1”基礎性管理體系最核心的步驟。
我們如何開展“薪火傳承”活動?實施“薪火傳承”活動的步驟和關鍵要素又是什么呢?
“薪火傳承”活動分三個步驟進行,分別是“薪火開發”、“薪火傳承”、“成果固化”三大步驟。
其中第一步的“薪火開發”,是最基礎、最關鍵的環節。這是因為若想有效進行“薪火開發”,必須具備兩個最基本、最核心要素---學習和創新。只有具有了永不懈怠的學習能力和永不滿足的、持續的創新能力,才能開發出優秀的課件。學習能力和創新能力將是未來新太極企業文化的靈魂。在目前房地產業已從機會導向,轉入戰略導向,靠機會賺錢的模式已不復存在,未來行業競爭將日趨激烈的大背景下,我們只有通過不斷提高自身的學習和創新能力,才能實現太極公司的繼承、發展和延續,才能實現行業標桿創造者的偉大愿景。
那么,如何使自己始終保持旺盛的學習激情,并學有所成呢?
這需要四個關鍵要素:
首先是有“志”。諸葛亮曾說:“志當存高遠”、“非志無以成學”;墨子也說:“志不強者,智不達”,就是說,如果志向不高,智慧就不通達。
古語說明了這樣一個道理:我們要想保持高昂的學習激情,就必須有高的志向。“有志者,就不甘為下流”,當理想與現實能力產生差距時,就會自發的產生巨大的內動力,促使我們上進,促使我們去不斷學習。
第二是“識”。就是認識,見識,知識和學問。有“識”,才能了解,才能知道,才能明白道理,才可以有所見識,才具有獨到的見地。
那么,“識”從何來?從學習中來!諸葛亮說 “非學,勿以廣才”。如果不學習,就不可能獲取廣博的學問。所以,學習力是有“識”的基礎。
第三是“思”。 “學而不思則罔,思而不學則殆”。朱熹曾提到:“讀書之法,在循序而漸進,熟讀而精思”。
曾國藩說“學和思,不可偏廢”。這都說明了在學習的過程中,“思”的重要性。
第四是“恒”。就是有恒心。荀子在其著名的《勸學篇》中說到:“鍥而舍之,朽木不折,鍥而不舍,金石可鏤”;“騏驥一躍,不能十步,駑馬十駕,功在不舍”。
“水滴石穿”不在于水的力量,而在于水的努力。學習這件事,缺少的不是時間,而是恒心和努力。
所以,我們要努力使學習常態化。唯如此,我們才能不斷進步,不斷創新,才能逐步培養自身的核心競爭力,才具有立身的基礎和資本。
薪火活動的第二步是“薪火相傳”。我們要努力實現全員化傳承,全專業覆蓋。
這樣做的因為是:如果說“薪火開發”解決了專業領域的不斷探討問題,那么 “薪火相傳”則對授課者來講,就解決了綜合能力的提升問題。授課對授課者的邏輯思維能力、理解力和表達能力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。同時,“薪火相傳”對于每位聽課者來說,為大家提供了了解其他崗位、其他專業、其他系統知識的最佳途徑。這就是我們所倡導的“專業融合”。
“薪火相傳”,如何傳?
“懷抱薪火,執手相傳”,上級對下級有輔助、指導、啟發的職責和義務每位員工都能成為持續的學習者、專業的探索者、知識的傳播者。只有這樣上下才能產生互動,形成合力,公司才會形成濃濃的學習氛圍。
“薪火相傳”一定要注意方法。中國有句古話:“受人以魚,不如授人以漁”,就是說要教給人知識,不如教給別人學習知識的方法;孔子說:“不忿不發,不悱不啟”;蘇格拉底說:“教育不是灌輸,而是點燃火焰”。這是“薪火相傳承”的內核。每位參與者,不能只是簡單地將自己所掌握的知識與技能講出來,而且還能因勢利導,有意識的去啟發、引導他人學習, “授人以漁”,這樣才能產生良好的的學習效果。
第三步“成果固化”。
整個“薪火傳承”活動,我們要實現兩大目標:
一是形成公司的內訓教材。通過對所開發課件的不斷修正、延展和完善,逐步將其固化為公司內部培訓教材。
二是通過內訓,建立人才梯隊,造就一批綜合性的管理人才,也就是“項目經理式人才”,這也是“薪火傳承”活動的落腳點。
學習是一件繁重的腦力勞動,但是,我們一定要明白:“學習的痛苦是短暫的,學不到的苦痛則是終身的” 。孔子說:“發憤忘食,樂以忘憂,不知老之將至”;“知之者不如好知者,好知者不如樂知者”。我們一定要以苦為樂,在學習中找到樂趣,找回自信,讓學習成為習慣。
“智山慧海傳真火,愿隨前薪做后薪”,
讓我們每一位太極人都能成為真火的傳播者!